瀏覽量:2984
發(fā)布時間:2022-07-05
一、交底范圍
本交底適用于**特大橋主跨連續(xù)梁預應力鋼束張拉及壓漿施工。
二、張拉工藝
(1)連續(xù)梁預應力張拉應在梁體強度達到95%,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進行。
(2)預應力張拉順序:同一梁段的預應力按縱向后橫向再豎向的順序張拉,并及時壓漿。張拉順序先腹板束,后頂板束,從外到內左右對稱張拉。
(3)預應力張拉施工時最靠近梁段懸臂端的橫、豎向預應力同下一個節(jié)段的橫、豎向預應力一起張拉。
(4)預應力采用雙控措施,預應力值以油壓表讀數(shù)為準,以預應力伸長量進行校核。
(5)張拉前應仔細檢查張拉設備是否齊全及符合設計要求,梁段縱向預應力鋼束采用YDC-4500千斤頂及其已標定的配套工具張拉;橫向預應力鋼束采用DYC-270型千斤頂及其已標定的配套工具張拉;豎向預應力鋼筋采用YDC-650型千斤頂及其已標定的配套工具張拉;測量鋼束伸長量的鋼直尺及施工聯(lián)系用對講機也應備齊。
(6)、張拉施工前應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搭設簡易、安全、實用的作業(yè)平臺。平臺面積需滿足施工要求,并有足夠的安全保障措施。
(7)、張拉過程測量鋼絞線伸長量的作業(yè)人員屬高空作業(yè),注意佩戴安全帶。
三、縱向鋼絞線張拉:
1、張拉操作要點
安裝順序:安裝工作錨-安裝工作夾片-安裝限位板-安裝千斤頂-安裝工具錨
(1)縱向鋼絞線應按順直方向每根對應穿過錨板孔,使工作錨板緊貼支承板。
(2)將夾片用橡皮盤捆住,使夾片沿鋼絞線滑移到錨環(huán)孔內。
(3)夾片裝完后,用一內徑略大于鋼絞線直徑,長度約500mm的鋼管將夾片捅搗整齊并打緊。
(4)安裝限位板及接長套,將鋼絞線穿入油頂,使油頂限位器、錨環(huán)、接長套盡量靠攏并對位。
(5)在油頂?shù)暮竺姘惭b一工具錨及夾片,為使工具錨好退下,可在工具錨上涂油或在夾片上打臘。
(6)用小錘輕敲工具錨的夾片,以防滑絲。
(7)調整頂、錨成一條直線,并與孔道方向一致。
2、操作要點:
a、安裝工作錨:使錨板與錨墊板盡可能安裝在同一軸線上。安裝鋼束前要檢查錨墊板喇叭口內有無水泥漿,必須清理干凈;如波紋管插入喇叭口內,要把波紋管拆至喇叭入口根處。檢查錨墊板與錨板接觸部位是否干凈、平整,用砂布等擦除浮銹與其它雜物。
b、安裝工作夾片:裝夾片前檢查錨板的錨孔和夾片是否干凈,應擦除浮銹與其它雜物,預應力鋼絞線也同樣要干凈,以免增大摩阻損失。每付夾片(兩片)用“O”型膠圈套在一起,然后從鋼絞線端頭套入并用鋼管輕輕打入錨板錐孔內。要求錨板所有束上的夾片露出的長度應盡量一致并且使兩夾片間隙均勻約在2-3mm,以保持受力均勻。
c、安裝限位板:本工程縱向、橫向預應力鋼束采用¢15.20的鋼絞線,應將打有15.2印記的一面限位板扣裝在錨板上,要注意限位板企口與錨板外徑相對應,注意各孔與工作錨錨孔一一對應。檢查錨板外圈有無損傷,是否影響與限位板的配合。
d、安裝千斤頂:千斤頂可以用倒鏈或鋼筋鉤吊于搭設的橫向鋼管上,或用手扳葫蘆吊起。注意千斤頂?shù)那岸撕臀捕瞬灰嵉刮恢?,千斤頂應安放?/span>
穩(wěn),且千斤頂、限位板及工作錨圈之間要吻合嚴密。千斤頂前端企口應對準限位板,使鋼絞線在千斤頂內不發(fā)生扭絞、交叉,以保證工具錨安裝的正確。
e、安裝工具錨:應注意使錨板錐孔表面和工具夾片內無污物,并在錐孔表面和工具夾片外表錐面上涂一層潤滑劑,以保證張拉錨固后退錨順利。安裝工具錨應與前端張拉端工作錨對正,不得使工具錨與工作錨之間的鋼絞線扭絞、交叉。要注意工具錨的夾片要均勻打緊,不要松緊不一。
f、接裝壓油泵和千斤頂之間的進、回油管線及油壓表。要注意千斤頂和油壓表的配套使用,千斤頂?shù)那岸私舆M油線。
g、張拉前檢查連接管路安裝是否正確、牢固;張拉系統(tǒng)是否安全可靠。張拉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千斤頂?shù)膫让妫鎳澜救艘悦獍l(fā)生意外。
(3)縱向預應力張拉程序:縱向鋼束采用兩端對稱張拉,設計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預應力用鋼絞線,張拉程序為:
0-10%б k-20%б k-100%б k(持荷2分鐘)-錨固
(注:б k為錨下張拉控制應力)
a、鋼絞線調整:向張拉缸加油,按實際控制應力10%б k為初應力進行鋼絞線預調整,使同束內的各根鋼絞線受力均勻。
b、繼續(xù)向張拉缸加油,按張拉程序逐級張拉至錨下張拉控制應力。
c、測量伸長值并做好記錄。
d、錨固:持荷2分鐘后打開高壓油泵截止閥,張拉缸油壓緩慢地降至零,活塞回程,夾片自動跟進錨固。
e、在張拉錨固后,用石筆在鋼絞線上做記號,觀察鋼絞線的回縮及滑絲情況。
f、張拉時橫向不平衡束不超過一束。
四、橫向預應力張拉:
橫向預應力束采用一端單根張拉,張拉程序:縱向鋼束采用兩端對稱張拉,設計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預應力用鋼絞線,張拉程序為:
0-10%б k-20%б k-100%б k (持荷2分鐘)-錨固
(注:б k為錨下張拉控制應力)
a、鋼絞線調整:向張拉缸加油,按實際控制應力10%б k為初應力進行鋼絞線預調整,消除鋼絞線非彈性伸長量。
b、繼續(xù)向張拉缸加油,按張拉程序逐級張拉至錨下張拉控制應力。
c、測量伸長值并做好記錄。
d、錨固:持荷2分鐘后打開高壓油泵截止閥,張拉缸油壓緩慢地降至零,活塞回程,夾片自動跟進錨固。
e、在張拉錨固后,用石筆在鋼絞線上做記號,觀察鋼絞線的回縮及滑絲情況。
豎向預應力張拉:預應力筋采用二次重復張拉方法,即在第一次張拉完成1天后進行第二次張拉。
3、張拉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方法:
①、斷絲
(1)、產生斷絲的原因:鋼材材質不均勻或嚴重銹蝕;錨圈口處分絲時交叉重疊;操作過程中沒有做到孔道、錨圈、千斤頂三對中,造成鋼絲偏離中軸線,受力不均,個別鋼絲預應力集中;油壓表失靈,造成張拉力過大;千斤頂未按規(guī)定校驗。
(1)如果出現(xiàn)斷絲情況,用YCW270型千斤頂配合退錨器進行退錨,然后換絲穿束再次單根張拉。
②、滑絲
(1)、產生滑絲的原因:錨板錐孔與夾片之間有夾雜物;力筋和千斤頂
卡盤內有油污;錨下墊板喇叭口內有混凝土和其他殘渣;錨板偏離錨下墊板;錨具(錨板、夾片)質量存在問題,由于其硬度不足,不均而產生變形;錨具當工具錨使用時,由于其使用不當,已造成了損壞后又被當作工作錨。
(2)、處理滑絲常用的方法:
張拉完成后要及時在鋼絲(或鋼絞線)上做好標記,若發(fā)現(xiàn)滑絲,一般采用YCW450G千斤頂和卸荷座,將卸荷座支承在錨具上,用YCW450G千斤頂張拉滑絲鋼絞線,直到將滑絲夾片取出,換上新夾片,張拉至設計應力即可;當遇嚴重滑絲或在滑絲過程中鋼絞線受到嚴重損害,應將錨具上的鋼絞線全部卸荷,針對現(xiàn)狀進行換束處理。
卸荷時應注意將千斤頂提前伸出一定長度,該長度應略大于鋼絞線的伸長值,以免夾片卸除了,千斤頂卻被卡在錨具上。
當滑絲發(fā)生在頂錨以后,還可用下面方法處理。
a、放松鋼絲束。將千斤頂按張拉狀態(tài)裝好,并將鋼絲在夾盤內楔緊。一端張拉,當夾片被帶出時,立即用鋼釬卡住夾片螺紋,然后主缸緩慢回油,鋼絲內縮而夾片被卡住卻不能回縮。之后,主缸再次進油,再次用缸釬卡住。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夾片退出。然后拉出鋼絲束,更換新的鋼絲束和錨具。
b、單根滑絲單根補拉。將滑絲的鋼絲楔緊在卡盤上,張拉達到預應力后頂壓楔緊。
c、人工滑絲放松鋼絲束。安裝好千斤頂并楔緊各根鋼絲。在鋼絲的一端張拉到鋼絲的控制應力仍拉不出夾片時,可打掉一個千斤頂卡盤上鋼絲的楔子,迫使1~2根鋼絲產生抽絲。這時夾片與錨板的錨固力就減小了,再次拉夾片就能比較容易拉出。
③、斷絲、滑絲的預防措施:
(1)、千斤頂與油表要配套使用,當發(fā)現(xiàn)伸長量與油表反映的張拉力相差較大時,應及時對其進行校驗。
(2)、千斤頂?shù)南尬话宓牟凵畈荒芴珳\,以防劃傷預應力筋;也不能使限位板槽深太深,否則會造成預應力損失過大。
(3)、錨具的尺寸、硬度必須符合要求,錨板、夾片應逐個進行檢查,產品必須配套使用,夾片頭上的導角應做成圓弧。
(4)、預應力筋使用前應認真檢查其尺寸、強度、硬度;偏束時要認真梳理,避免交叉混亂,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銹蝕等。
(5)、錨墊板承壓面、錨板的安裝面必須與孔道中心線垂直,錨具中心
線與孔道中心線重合。
(6)、錨具在使用前必須先清除雜物,刷去油污;千斤頂給油、回油工序一般應緩慢平穩(wěn),特別是不能讓大缸回油過猛,以免造成較大的沖擊振動。
(7)、張拉時防止張拉力超限發(fā)生斷絲。
五、孔道壓漿:
1、材料要求:
壓漿用水泥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的強度要求,本工程中采用M50水泥漿。壓漿用水泥強度等級為42.5級低堿普通硅酸鹽水泥,從出廠日期起不得少于7天,也不超過一個月。
2、壓漿劑制備:
壓漿劑使用配合比為水泥:水泥:壓漿劑:水=1401kg:155kg:498kg,施工前應計量好毎盤漿體需使用的水、水泥和壓漿料,向攪拌機中倒入2/3的拌和水,全部倒入壓漿料,攪拌2min,然后將全部水泥緩慢倒入,全部倒入后攪拌4min,然后倒入剩余拌和水,繼續(xù)攪拌5min,包括入料時間整個攪拌過程約15min。漿體攪拌必須嚴格按照試驗室的配合比進行施工,任何操作人員不得用任何理由更改水泥漿的配比要求,攪拌出的漿體符合設計要求
3、孔道壓漿施工:一般應在張拉錨固后48小時內進行。
(1)、壓漿前,用清水對管道進行沖洗。然后用不含油的壓縮空氣將孔道內的所有積水吹出。
(2)、水泥漿使用前和壓注時應連續(xù)攪拌,不得加水增加流動度,一般在30~45分鐘內將水泥漿壓注完畢。
(3)、壓漿順序從下往上,先壓注下層孔道。
(4)、壓漿不得中斷,最高點的排氣孔依次一一放開與關閉,使孔道排氣通暢。
(5)、使用活塞式壓漿泵的壓力為0.5~0.7Mpa,另一端出漿,且排氣孔也排出稠度相同的水泥漿為止,關閉出漿口保持不小于0.5Mpa的穩(wěn)定期(持壓5分鐘)。
(6)、每一工作班組留3組70.7mm×70.7mm×70.7mm立方體試件做抗壓強度試驗。
(7)、鑿毛并沖洗梁段端部混凝土,設置鋼筋網,澆灌封錨混凝土并及時養(yǎng)護封錨混凝土,封錨混凝土采用C50砼。
(8)、做好施工記錄。
(9)、壓漿工作完成后,立即清洗設備或轉入其它管道壓漿,管道上的
閥門設備要在水泥漿終凝完成后才能拆除,拆除后立即清洗,進行必要的檢查后才允許重復使用。
六、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1、張拉現(xiàn)場應有明顯標志,與該工作無關的人員嚴禁入內。
2、張拉后退楔時,千斤頂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預應力筋拉斷或錨具、夾片彈出傷人。
3、油泵運轉有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泵檢查。在有壓情況下,不得隨意擰
動油泵或千斤頂各部位的螺絲。
4、作業(yè)應由專人負責指揮,操作時嚴禁摸踩及碰撞預應力筋,在測量伸長及擰螺母時,應停止開動千斤頂或卷揚機。
5、千斤頂支架必須與梁端墊板接觸良好,位置對稱,嚴禁多加墊塊,以防支架不穩(wěn)或受力不均傾倒傷人。
6、在高壓油管的接頭應加防護套,以防噴油傷人。
7、壓漿過程中,壓漿人員攪拌水泥漿時,應配戴膠皮手套,攪拌過程中嚴禁將手伸入攪拌設備內。
8、壓漿時,除配戴安全帽外,還應配戴防目鏡,防止?jié){體灼傷眼睛。
9、壓漿時,應注意盡量避免水泥漿外漏,污染周圍環(huán)境,影響他人施工。